服务热线
18600202823
原文:“3.2.5装配式内浮顶的设计浮力不应小于其自重的 2 倍+密封装置与罐壁的摩擦力。其中全接液内浮顶的设计浮力不小于自重的 2.5 倍+浮顶上升时产生的摩擦力。当采用高效全补偿弹性密封装置时,应在边缘密封气相空间和内浮顶上方气相空间之间设置气相压力平衡设施,控制二者之间的压差低于设定值;如果采用密闭式内浮顶储罐(即带氮封不设置通气孔)时,内浮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罐内浮顶上部气相空间压力对内浮顶厚度方向的挤压作用。”
解释:如果高效全补偿密封装置的气密性非常好时,全补偿密封滑动弹力板下侧液面以上的气相空间压力与浮顶上部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始终存在较大的压差,这个压差值接近于(弹力板下侧液面以上的气相空间存在一定的微正压,这个微正压是在液 面上升至浮顶下表面时开始建立起来的)内浮顶储罐的气相空间压力,如果按照储罐气相空间压力2000Pa 考虑,为了平衡压差,内浮顶的浸没深度需要增加 200mm(按水的密度计算,如果按照汽油密度计算,浸没深度需要增加 285mm)的浸液深度。这个浸没深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内浮顶的高度,即液面超过了内浮顶上表面,其结果是造成内浮顶的沉顶事故。因此,这个压差必须 消除掉才能保证内浮顶安全运行。”1.2 带氮封内浮顶储罐采用“全接液高效内浮盘+大补偿弹性密封”浸液深度分析
1.2.1 进料工况浸液深度分析
(1)浮盘由落底状态转入刚漂浮状态
浮盘落底状态下进料,液位触到浮盘底面后,边缘一次密封环形空间内气相被封住,此时环形空间和罐内的压力相等,以p0表示。边缘一次密封环形空间内气相被封住后,环形空间内的液面稍有上升,环形空间内的气相被压缩而压力升高,环形空间内的气相压力对一次密封下表面施压有上举作用。
(2)浮盘漂浮状态浮盘上升,储罐气相压力升高
随着浮盘上升和(或)内浮盘上方气相温度上升,浮盘上部的气相空间受到压缩而压力升高,当浮盘上部的气相空间压力达到储罐排气设定压力值就可以外排,因此储罐压力也不会一直升高而会稳定在排气压力值。
边缘一次密封环形空间内的浸液深度有上升,气相被压缩而压力升高,但环形空间内的气相压力升高值比浮盘上部的气相压力升高值小,边缘一次密封环形空间气相与浮盘上部气相压力差变小,浮盘盘体开孔内的液面与一次密封环形空间内的液面高差变小,边缘一次密封环形空间内的气相压力始终高于浮盘上部的气相压力,液面始终低于浮盘盘体开孔内的液面;边缘一次密封上、下表面压力差产生的上举作用力稍稍变小,浮盘漂浮需要的液体浮力稍稍变大,浮盘漂浮需要的浸液深度h浮极其微小增加一点(基本上看不出来)。